中醫全科

首頁 > 中醫全科 > 腫瘤 > 癌症雜談 > 兩手準備治癌症

劉彥麟博士著

一幀圖片,為攻克癌症帶來新思維。
 

這幀圖片刊登於一份日本醫學雜誌,內容是癌細胞居然變回正常的紅血球。圖片刊出後,醫壇震動,因為它促使我們反思,除了殺滅癌細胞,有沒有更好的方法。
 

現代醫學治癌,或切割,或電療,或化療,或兩三者兼施,背後的戰略思想是一個字---殺,把癌細胞趕盡殺絕。
 

問題是,這種戰略把身體變成殺戮戰場,癌細胞能否趕盡殺絕沒有保證,身體卻肯定重創,元氣大傷。
 

1971年,美國前總統尼克遜簽署法例,正式向癌症宣戰,可是30年過去,癌症依然肆虐,每年奪走50萬美國人性命,是時候檢討治癌戰略了。
 

千萬人 何必偏偏選中你
 

不殺癌細胞,還有其他辦法嗎?以上提及那幀圖片,帶來突破性的啟示:是不是可以想辦法,促使變異的細胞(癌細胞是變異的細胞)逆變,變回正常細胞呢?
 

中醫學治癌,大法是「扶正袪邪」。扶正,就是提高病者自身的抗病能力;袪邪,即是驅除病者體內的致癌因素。
 

扶正袪邪,並非直接殺滅癌細胞,而是透過固本培元和清理邪毒,促使癌細胞消失,因此在戰略上,是符合促使癌細胞逆變回正常細胞的思維的。
 

「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」,要打敗你的敵人,先要了解你的敵人。癌症是如何產生的呢?為何偏偏選中你?
 

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,正氣(與生俱來的抗病能力)虛弱了,邪(致病因素)才乘機發難,是中醫對疾病之所以出現的見地。在中醫眼裏,癌腫出現,必然身體某些地方衰弱了,邪氣乘機聚集,導致正常的細胞變異,變成癌細胞。
 

因為有這種見地,中醫治癌,第一手準備必然是把虛弱的地方強化起來,此所謂「善為醫者,必責根本」。
 

那麼,本在哪裏?把哪些地方強化起來?
 

「先天之本在腎,後天之本在脾」,腎蘊藏先天( 承自父母而來的)元氣,掌管着人體的成長、防禦、平衡、代謝等等各項重大功能;脾則掌管飲食的消化吸收、氣血的生化、血液的統攝等等重要功能。容我「長氣」,再強調中醫講的五臟,並非指血肉器官,而是五種肉眼看不見的氣。這裏說的腎和脾,當然是指腎氣和脾氣了。
 

腎和脾一虛,身體的抗病能力必然衰減,衰減至某個程度,疾病便出現了。癌症的出現,道理一樣,所以治癌,必須強化腎和脾,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,這就是扶正,就是固本培元。
 

及時攻擊 敵動我動
 

至於甚麼時候補脾為主,至於甚麼時候補腎為主,至於甚麼時候半斤八兩,就要視乎病情而決定了。
 

扶正是第一手準備,那麼袪邪,就是第二手準備。
 

癌腫出現了,病人生命面臨威脅,這時光是扶正,恐怕未能解燃眉之急,所以中醫治癌,還重視袪邪,把致癌的邪毒化解。
 

邪毒,不是指砒霜一類中人即死的毒,而是指因正氣虛弱而產生的致病因素,如「熱毒」、「瘀血」、「氣滯」和「凝痰」等。
 

所謂袪邪,就是利用藥物攻擊致病因素,即是清熱解毒,活血化瘀,行氣通絡和軟堅散結等。
 

用多少力量扶正,用多少力量攻邪,在癌症不同階段,比例都不同。
 

另外,病情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有起伏變化的,這就須要醫者隨機應變,因病情的變化來加減用藥,所謂「敵不動我不動,敵動我亦動」。
 

中醫治癌的心法,可以總結為十六字訣:「持續固本,及時攻擊,隨機應變,敵動我動」。
 

身為醫者,工作滿足感來自救死扶傷,刺激性源自挑戰高難度,使命感生自發揚文化英氣,有幸參與治癌這場世紀之戰。

©版權所有,轉載文章必須示明作者姓名及網站出處(www.hovis.com.hk)。
ALL RIGHTS RESERVED
分享到: Facebook Twitter 新浪微博

免費訂閱 作者簡介 給作者電郵

首頁|中醫天地|聯絡我們

Copyright©2012尚正堂中醫診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