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彥麟博士
有一種病,名字叫盜汗,特徵是身體在睡覺後不停出汗,好像晚間出現一個大盜,悄悄把汗液偷走。
珍妮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,她的老公說,晚上睡房明明開了冷氣,自己要蓋上被子才行,但珍妮卻仍然嫌熱,身體裡面好像燃起一團火;好不容易入睡了,沒多久便又全身出汗,幾乎晚晚如是。
盜汗,在中醫眼裡,是因為身體虛弱了,要進補。但進補,不能亂來,如果珍妮吃高麗參、鹿茸或者鹿尾巴,就慘了,汗不只止不住,反而會變本加厲。
為甚麼?因為珍妮夜裡出汗,是由於陰虛,不是陽虛呀。陽虛吃參茸,有如雪中送炭,妙不可言,但陰虛也吃參茸,便猶如火上加油,適得其反了。
虛弱就是虛弱,為甚麼中醫如此麻煩,分甚麼陰虛陽虛,弄到別人一頭煙?
學中醫不懂陰陽,不如回家睡覺。在中醫眼裡,一切疾病,無論多麼複雜,都是因為陰陽不平衡。所以中醫治病,必先判斷身體哪裡陰陽不平衡,怎樣不平衡:「善診者,察色按脈,先別陰陽。」
陰陽不平衡,有許多種情況,陰虛陽虛,只是其中兩種。陰少了,變成陰少陽多,叫陰虛。陽少了,變成陽少陰多,叫陽虛。
陰少陽多,猶似太陽不停照耀,身體因此在夜裡熱烘烘,津液受熱而從皮膚外泄,便出現盜汗了。
要緝拿偷汗大盜,唯有滋陰。陰增長了,陰陽恢復平衡,便不再盜汗。
聲明:本欄所載各藥方,僅為說明中醫治病的原理,並非指導讀者自行用藥;體質和病情因人而異,讀者如有需要,務請先接受專業診斷。